如何避免教学课堂中的“滥合作”

2018/7/9 10:16:57


随着教学改革发展,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普及。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于这些知识是否由自己独立理解后获得的,被动获得的知识容易遗忘。而合作学习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

 

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科的课堂中出现了许多“滥合作”的现象。如何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保证其必要性和有效性?

 

  一、合作学习应适时适度。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合作学习只有选择恰当的合作内容和时机,才能保证其有效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要有节制,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就不要让学生合作完成。

 

要把合作学习放在有讨论空间的问题上,如易混淆的知识点和重难点知识。合作任务的难度应适宜,要兼顾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且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二、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要明确。

 

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当地组织、指导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良好合作氛围,当小组成员不足以完成目标时,教师应给予点拨,观察倾听,以确保学生的合作讨论能够顺利开展、富有成效。

 

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教师不但要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还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进行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并非唯一的方式。合作学习的好处在于让全体学生都有开动脑筋锻炼思维的机会。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群体协作精神能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必须摒弃形式主义的合作学习方式,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满活动。

 

速课网是一个基于微信开发的移动教学应用工具平台,专业辅助教师展开教学活动和管理学生,帮助教师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掌控课堂,追踪学生学习轨迹与学情。速课网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课件制作、移动教学应用落地实践的一条龙服务,能够更好地辅助老师进行课前备课及签到、课中点名互动、课堂测试以及课后评测复习等教学活动,提高老师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师培养需“造峰抬谷”上一篇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下一篇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400-998-26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