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互联网,探索构建信息技术课新模式

2018/8/8 15:37:00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变革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会学习、会选择、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落实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重要的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要充分发挥老师在教学方面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身学习方面的主体作用。

 

那么,信息时代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有哪些变革?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动机是学生自身学习一切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身学习动机的充分激发,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建构主义学习的大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但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建立创设。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学会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适时提出问题,使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加深记忆,这样自然而然为下一步的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实践尝试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阶梯式的学习任务,把本节课的知识分解为三个小任务,每一个任务都包含了各种知识。采用学生喜爱的方法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高效地掌握课程知识和技巧,达成教学目标。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几种学习方法,如同桌交、问老师、打开老师提前做好的微视频或从书中寻求答案。老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最终调动激发了学生自身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学课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小组合作,深度探究

 

适当地将一些具有知识性和探索性的问题作为学习目标,教师在学生自身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学习中,作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要主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探索的需要,从而让学生能真正通过自我深究而学会,并达到学以致用。

 

四、迁移运用,拓展创新

 

在学生完成本课的知识目标后,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提供几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把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和内化,帮助和促进学生对我们教学内容所反映事物的各个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较为深入学习及深刻的理解。

 

五、交流展示,课外延伸

 

交流展示是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一方面锻炼了我们学生在口头表达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学习交流展示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出“学生共同体”的学习、互助作用,既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又为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奠定了良好坚实的基础。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来源于课堂,更多的来源于生活,所以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向课处延伸,使学生真正将信息技术课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总而言之,教师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要充分多方面地发挥互联网+教育、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的灵活优势,以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导向设计,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

 

速课网是国内最早将H5技术融入移动教学的教学应用工具平台,专业辅助广大教师开展教学和管理学生,打造强交互式的移动课堂,帮助老师线上线下同步掌控学生学习情况。速课网帮助老师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结合大数据实时跟踪学生的学情分析,提升老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慕课、翻转课堂,让社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上一篇 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改革需做哪些转变?下一篇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400-998-2655
返回顶部